千百年来,人类不只关注脚下的土地,也向往星辰大海,对浩瀚宇宙、璀璨星空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经开始“追星”了,他们将日月星辰转化为星象图案,描绘在一件件绚丽的彩陶上,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资料图)
8月8日下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团来到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深入了解大河村先民创造的灿烂远古文化。
大河村遗址是黄河干流一处距今6800年至35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夏、商文化遗存,见证了其间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该遗址拥有华夏民族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是黄河文化最精彩的组成部分,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大河村遗址文化层厚度达到12.5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遗址内发现了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探讨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婚姻、家庭发展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据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介绍,在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有60多种形态各异的图案,其中以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文星象图案最具特色,这些图案表现出先民对宇宙、星空的认知和感悟,大河村遗址因此被誉为“星空下的村落”。
在大河村彩陶钵上出现的太阳纹,复原后外圈有12个太阳,内圈有24处连缀成圈的三角形,表明当时观象授时概念已经萌芽。记录彗星的彗星纹、反映北斗尾部的星座纹、反映大气光学现象的日晕纹……几千年前,大河村先民用彩陶纹饰记录了满天星斗。
在仰韶文化中,鸟是太阳的象征,鱼是大地的代表。记者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看到,出土的彩陶钵上腹饰鸟纹,下腹饰鱼纹,十分精美。“彩陶钵是对天、地认识的物化反映,说明了大河村先民的宇宙观已经初步形成。”胡继忠说。
在绵延3300年的时间里,大河村的先民在这片沃土上认知自然,探索发展。大河村白衣彩陶盆是目前发现的仰韶时期最大的彩陶盆,它的上腹部近口沿处有两对钻孔,是先民掌握“锔”补技术的有力证据。同时,大河村遗址出土的许多小器型陶器(碗、钵等)腹部一圈圈的弦纹证明,当时的陶工已经掌握了快轮拉坯技术,彩陶纹饰繁缛但有序,说明当时可能存在一批专业的陶工。
创新是大河村文化赓续发展的动力。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一方探坑内,5000年前的地基依然可见,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壁。
“大河村遗址的房基代表了仰韶时期建筑技术的先进水平,几千年前的先民已经住上50平方米、带套间的‘三室一厅’了。”胡继忠告诉记者,在大河村先民建造的众多地面式房屋中,始终沿用“木骨整塑”的建筑工艺。“以木为骨架,用草拌泥包裹木骨筑墙,两侧用细泥抹光,用大火烧后,架上茅草,堪称当时最豪华的‘三室一厅’就建好了。这种房屋墙体中空,形成夹层,房屋冬暖夏凉。”
不仅如此,这座“豪宅”房屋地坪为多层铺设,经过火烤,与现代的混凝土如出一辙。房屋内有烧火台、挡火墙甚至还有门槛,双联壶等“高档艺术品”也收放在内,房屋外有院落,屋内屋外设施一应俱全,既坚固耐用又防潮。
在城墙建设上,仰韶时期中原常以石块砌筑城墙,而南方地区则是用土堆筑,大河村遗址的城墙创新性的借鉴了北方地区的砌筑法,在缺少石材的情况下,制土成坯,土坯坚固且可塑性强,土坯砌筑的城墙拥有北方石墙的坚固性,又提高了建设城墙的效率。
大河星空灿烂,照亮了华夏文明前进的足迹。2020年,郑州市启动建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遗址核心区本体保护展示工程、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及陈展工程、环境整治及园林景观工程和互动休闲体验区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前,遗址公园主体建筑(仰韶文化博物馆)全面建成,遗址公园力争年底试运行。(记者肖懿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