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和远方”走得更近
——“千名干部进名校”第十八期专题研修班走笔之一
□本报记者 杨靖
(资料图)
仲夏时节的华家池,平静深沉,片片水浮莲默默净化着一池碧水。池畔的教室中,淄博市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专题研修班的学员们,正展开一场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探寻更好实现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可鉴之路。
6月9日至11日,开班3天,5场主题讲座,授课老师们一边结合“淄博美誉度”“挖呀挖呀挖”等热点话题,激发学员们的兴趣;一边道出“数字永生”“旅游人格化”等新鲜词汇,不断刷新着学员们的认知。
教室成了极具吸引力的磁场,学员们的思维被不断激活。“咱老师真爱讲冷笑话,这冷笑话里都藏着知识点,原本还觉得课程安排得挺满,现在只觉得听不够。”课后,在前往餐厅就餐的路上,不少学员仍意犹未尽。
白天,理论学习,加油充电,学员们直呼“过瘾解渴”;晚上,点灯熬油,思辨研讨,学员们纷纷“脑洞大开”。
“可以增加有体验感的项目,让游客来淄博实现‘逛吃’自由”“我们的文化元素很多,但缺少主IP,应建立上下协同机制”“现在,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都成了热门打卡地,要在博物馆上再下功夫”……
思想的火花,在思辨研讨中激荡;前行的力量,在深入交流中汇聚。
“无论是做媒体还是发展旅游,我们都应把目标锁定在需求端,人家想要什么咱就得考虑提供什么,不能再拿‘专业人士’的姿态去主观臆想了。”在淄博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慧看来,研究如何把流量带来的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学悟思辨武装头脑,现场教学巩固认知。
在现场教学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学员们边走边看,边思边议,努力探寻淄博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无论是最大限度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的深潭印记,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风廉洁教育专线,还是刻有名言警句、古诗词的景观小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身与心的双重洗礼。
改造星级公厕,打造景区自助导游智慧系统,对重点设施和景区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从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到和谐共享的“天堂绿肾”,多年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出了一个“最大公约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又让游客可以亲近自然,近距离体验美景,开创了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萌水镇党委书记王卫说:“文昌湖作为鲁中地区不可多得的‘绿宝石’,如何在保护中综合开发利用,实现‘金镶玉’‘聚宝盆’,值得深思。我们要抢抓济淄同城、张周一体发展机遇,按照景城融合、相互推介、共融共生的理念,依托环湖活力圈层和范阳河生态绿廊的交通、生态优势,大力培育网红打卡地等旅游新业态、沉浸式体验等新消费场景,延展文旅产业链条,打造‘齐风胜境’高端IP,做好‘旅游+’‘+旅游’融合文章。”
一路走下来,桓台县副县长崔锋发现了不少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与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元素的相似之处。“像游客服务中心、游船、码头、道路设施等,我们都差别不大,他们有赛龙舟,我们有摇橹船、‘小溜子’。随着淄博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马踏湖的游客与日俱增,最高日接待量达到3.8万人。”崔锋认为,下一步,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历史厚重感的营造方面,还需向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学习借鉴,要挖掘更多体验感强的项目,充分展现当地人文风情,让游客体验到真正的渔村生活。
如何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怎样让“诗和远方”走得更近?怎么把“流量”转化成真正的“留量”?研修仍在继续,思考不曾停息,教室里,“华池论剑”留言板上的感悟便签,每日都在增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