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兵之初”,当好“兵支书”。宝鸡市凤翔区一群复转军人,退伍不退志,卸甲不卸志,以敢打硬仗的决心、敢打必胜的血性,奔跑于阡陌纵横的田野间,走访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间,在建设家乡的“新战场”再立新功,铸就了一支政治上有头脑、履职中有作为、管理上有本事、群众中有口碑的高素质“兵支书”队伍。
做村级发展的“领头雁”
六营彩绘泥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是驰名中外的民俗文化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坚持“头雁”引领,突出“服务”主题,发挥“兵支书”示范带动作用,做优退役军人服务“红色品牌”,依托泥塑和旅游特色产业,在民俗文化、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村经济发展得到大幅提升,群众发家致富的劲头空前高涨。
退役军人党乐依托民俗村景区,开办餐饮企业,解决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1人。党员胡全让创作的“西府游击队”“贺龙元帅”等红色泥塑购销两旺,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路人
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助推乡村振兴。
“兵支书”虢王镇汶家村党支部书记李斌也深知这一点,他坚持精准推进红薯产业发展,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逐年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流转土地760亩,吸纳闲散务工劳动力180余人,人均收入增加800余元。村集体种植红薯140亩,增加收入49万元。
同时,他深挖红薯产业链条,组织村民加工生产红薯粉面及红薯粉条,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稳步提升群众收益,红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做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柳林镇南六冢村“兵支书”王向龙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药材花卉375亩,养殖牛羊543头。
除此之外,他又动员建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家妇女,加入合作社,开展统一培训,制作刺绣工艺品。联系客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组织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将极具西府特色的手工艺品推向全国各地,为增加群众收入拓宽了渠道。
看着家中的生活一天天变好,群众也开始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
做为民办事的贴心人
“多去转转,多去看看,才能尽快和村民熟悉起来,大家也才能知道我”。
这是罗吉利退役后刚担任糜杆桥镇西河村村支部书记时,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走访群众,拉家常、聊生活、谈民生,倾听群众需求才能真正知民忧、解民忧。得知村民三、四小组水管漏水,影响群众饮水,他及时下村排查,对水管网进行改造,保障群众日常生活。
他有计划地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新建垃圾中转站,购买拉运车1辆,垃圾桶32个,栽植绿植花卉,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脚踏实地干事,不怕吃苦,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忧心事是他的初心。
据了解,宝鸡市凤翔区现有“兵支书”34名、“兵委员”220名,作为“娘家人”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大教育培训引导力度,引领“兵支书”“兵委员”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新征程上一路领跑,发挥“兵支书”领头雁作用,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担当精神。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晓光
关键词: